活动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本科生 - 活动风采 - 正文
实践新声丨优秀成果展——二等奖文化传播篇之传统美食与烹饪技艺调研小组
发布日期:2023-03-09 16:20:24 作者:   来源:    阅读:

人间百味,美食不可辜负,有这样一群人,探寻美食,研究技艺,探讨方法,传播文化,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以不同的视角关注着各自家乡的美食,工艺,配方,用料...他们都仔细考究,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视觉上的“满汉全席”。


一、团队简介+活动介绍

团队名称:传统美食与烹饪技艺调研小组

指导教师:李薇、母茂松

成员构成及分工:团队负责人:秦梓烨

团队其他成员:左思嘉、梁子健、刘雨萌、蔡艾民、靳江潇、李梦琦

实践活动背景:在这个冬天,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统美食与烹饪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小组在山西省长治市、陕西省西安市、江西省南昌市、吉林省长春市和延吉市展开实践,深入调研当地部分传统美食,体味地方风土人情,感悟中国优秀文化。通过查找资料和线上交流,小组同学们对家乡文化进行了初步学习,对其他地区的特色文化也有了一定了解。不同地区的同学在家乡实地调研美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不同地区多样化的美食文化,也让我们深入地回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经过调研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将感悟与收获形成文字报告以及照片、视频等成果,希望宣传家乡传统美食和文化,讲述我们眼中的“中国故事”,吸引更多人关注“非遗”,传承经典,坚定文化自信。

二、活动总结

(一)资料搜查阶段

20221225日到2023110日,同学们通过书籍、网络和视频,自主学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特点,对家乡所在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容有了大致了解,对后续实践调研的开展也制定了初步的计划。随后,113日晚上,项目组同学们在腾讯会议线上会议室举办了“家乡非遗文化交流会”。会议上,来自5个不同城市的同学展示了家乡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山西长治的秦梓烨同学为我们介绍了地方剧种上党梆子,传统手艺黎侯虎、上党堆锦以及传统美食潞城甩饼、荫城猪汤、襄垣手工挂面等。左思嘉同学则展示了家乡久负盛名的美食“Biangbiang面”,皮影戏曲剧种华阴老腔等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后,通过梁子健同学的讲解,我们又了解了吉林长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松花砚微雕、古车模型制作技艺以及长春高跷等。而通过刘雨萌同学的PPT展示,我们又看到了延吉特色的朝鲜族语言、舞蹈、美食,特别是风靡全国的石锅拌饭。关于江西南昌的非遗文化,蔡艾民同学介绍了大唐东坡肉、松湖米粉、瓦罐煨汤等美食以及万寿宫文化等。除此之外,李梦琦同学和靳江潇同学也对本次实践活动提出倡议,号召同学们通过视频记录实践过程和成果,更好地宣传家乡非遗文化。

57689

(二)活动开展阶段

114日开始,小组同学们陆续在家乡开展走访、实地考察等活动,近距离观察家乡的美食文化,了解部分美食的制作工艺并通过拍照、摄像等方式进行记录。其中,秦梓烨同学和李梦琦同学前往山西长治潞州区以及潞城区几家甩饼店铺,对制饼、切肉、卷饼等过程进行观察,了解了“潞城甩饼”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专用炊具;靳江潇同学前往山西长治上党区的荫城古镇,不仅学习了当地历史文化背景,还在“荫城猪汤”传承人李春生师傅的店铺,品尝了这一非遗名吃;左思嘉同学针对陕西西安著名面食“BiangBiang面”展开调研,了解了该美食背后的历史文化、名称来源以及制作步骤,感叹于其“面条像裤腰带”般的奇特魅力;梁子健同学在阅读了关于“东北铁锅炖”的历史故事之后,与家人共同制作了这道地方特色家常菜,对这道东北美食也有了更加深厚的情感;刘雨萌同学前往吉林延吉米村拌饭馆,在店家介绍下明白了原材料选取对于石锅拌饭的重要影响,并且观查了解了石锅拌饭的制作流程,品尝了这道菜色丰富、营养均衡的美食;蔡艾民同学也对江西南昌新建区松湖镇非遗“米粉肉”这一家常菜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学习其特殊选料以及制作工艺并和家人共同完成这道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部分同学还实地感受了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每位同学都通过行动,挖掘身边非遗美食的文化气息。




(三)成果整理阶段

调研结束后,同学们在25日至210日的时间里,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将学习成果进行汇报。在小组群中,同学们交流感悟、分享收获,了解了不同地区的美食,发表了对本次实践活动的看法。

除此之外,同学们将每道非遗美食都用视频形式展示出来,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宣传家乡美食,弘扬优秀文化。靳江潇同学将同学们的美食视频进行了整理与剪辑,形成了多样美食的介绍,让我们看到不同地区美食文化的差异性,感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241134


(四)活动总结

在两位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在负责人的组织安排下,在所有项目组同学的努力下我们完成了活动的组织准备、实地调查以及成果整理。实践结项不意味着对非遗文化学习的停歇。中华文化蕴含丰富的矿藏,需要也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挖掘,去保护,去精雕细琢。虽然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我们只对5座城市6道美食进行了实地调查,但同学们在此次为期近50天的实践活动中,树立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积累了实践经验与人文知识,锻炼了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我们也坚定了宣传家乡“非遗”,助力文化传承的信念,实践活动过后,我们也会鼓励身边更多人学习和传承中华经典,赓续文化血脉,让充满历史气息的“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三、成员感悟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21级 水利类 252105班 秦梓烨

在这四十多天的实践活动中,我和其他同学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了活动的组织准备、实地调查以及成果整理。过程中,我们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努力合作,让我收获良多。通过资料和调研,我近距离欣赏了晋剧、黎侯虎等非遗技艺,也观察学习了“潞城甩饼”这一传统美食蕴藏的历史文化,这让我感觉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共同的责任与荣幸。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22级 水利类 252206班 李梦琦

潞城甩饼是山西上党地区特有的风味小吃,历史渊源可回溯到唐朝。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我实地走访了三家甩饼店,还见到了潞州区的甩饼协会,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甩饼制作工艺。集市上冒着热气的丸子汤和香气扑鼻的甩饼,除了它让人留恋的味道外,更是贯彻在我记忆中那一抹乡思。希望更多的人可以通过我们了解这道上党美食。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21级 水利类 252108班 靳江潇

中华民族有璀璨而丰富的文化,在今天这个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慢慢式微,许多传承了上百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已经飘散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鼎立至今,仰仗便是我们一脉相传的语言、饮食、习俗。这次来到了荫城,为久负盛名的猪汤而来,却看到了千年铁府的光辉和灿烂。在这么大地上,无处不是文明,无处不是历史,但它们掩藏在韩流、西式的伪善外表下,需要我们去挖掘和发现,了解并传播。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看到、去了解、去学习、去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21级 水利类 252105班 左思嘉

经过这次实践活动,让我对陕西文化之一的“biangbiang面”有了更深的认识。我调查了它的历史发展和详细做法,在这其中,自己也学到了很多东西。陕西有着悠久的文化,作为陕西八大怪之一的“bia(ǎ)ngbia(ǎ)ng面”也充满了历史色彩,大家有时间可以来西安亲自尝一下这道美食。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21级 水利类 252105班 梁子健

通过这次寒假实践活动,我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了一下自己家乡的美食,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原来一个地区美食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代表食物,背后还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而在这简单的一个食物背后,更重要的应该是传承。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21级 水利类 252105班 刘雨萌

通过这次实践,我更加了解了石锅拌饭制作技艺,也对延吉当地的朝鲜族文化有了进一步理解,亲身感受到了,小小的一碗拌饭背后所蕴含的道理。看了其他组员的分享,更让我多维度地了解当地饮食文化特色,以及非遗背后的传统传统文化。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21级 水利类 252105班 蔡艾民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学习了许多科学文化知识,而我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将知识活用的良好途径。或许米粉肉一直是米粉肉,只是我,已经从当初那个懵懂的小孩,变成了即将学习传承这种文化的接班人。非遗文化是非文本的,虽然它可呈于纸上,但它需要活跃于人以及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实践,就是大学生寻找文化价值的路途。


关闭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解放大路2519号 电话:0431-88502606 传真:0431-88502606 邮箱:cer@jlu.edu.cn

Copyright © 1996-2020 |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唯一正版官网版权所有